通常写东西不会让我很为难,虽然有时也会酝酿许久,但绝没有像游记这样令我如此困惑。

也许是对这种类型过于陌生,也许读的太少,总是无法想象一篇好游记的模样。不过心中有了尝试的动力,只好硬着头皮思考下去。

否定一样事物往往是容易的,如今旅游盛行,各类 app 里面的游记比比皆是,反而为我透露出些许端倪。一座城市的简介,一段行程的攻略,甚至一个地区的方志,都有助于对风土人情的了解,但同时也偏离了游记的方向。针对个人的经历,一篇游记应当是主观的,真实地记录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这也符合百科里的描述:

一般而言,旅行文学是旅人的旅游记录,所录包括途中见闻、政治、社会、风土、景物云云,亦表达思想感情。

这定义着实宽泛,那么一篇好的游记又该如何写呢,大概少不了下面几种元素:

  • 景色的描绘
  • 行程的记叙
  • 真挚的抒情
  • 时事的议论
  • 科学的考察

这其中并没有高下之分,在我看来,美景和奇遇是最符合游记本质的内容,不仅贴近生活,更能让人感同身受。下面三种则是借游之名作其他的表达,虽然各有侧重,但对于一篇单纯的旅行日记的升华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偏抒情的,有柳宗元《小石潭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带议论的,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还有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还有考察地质地貌的《徐霞客游记》。

更进一步的是,关于地理和政治、经济、人文等因素之间的联结,我学到一个新的概念,地缘:

地缘关系是指以地理位置为联结纽带,由于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共同生活、活动而交往产生的人际关系。

现代国家地缘关系,是指以地理位置、综合国力和距离等地缘要素为基础的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明等关系。

简单地理解,就是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一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将范围扩大,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相处和竞争关系。

这可能离游记本身的概念已经太远,但话说回来,去一个地方并不限于日常生活的吃喝玩乐,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到一地之理、历经之史,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当然,说来简单,这种程度作为旅行的终极追求也不为过。

返朴归真地想想,无论是感官体验,还是心理感受,只要自由地走了走、看了看,都不愧为一次成功的出游,如此,才是一篇好的游记最重要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