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中文独立博客列表里发现不少同道中人,借这个机会重新思考了独立博客这件事。

什么是独立博客呢,根据维基百科:

独立博客一般指在采用独立域名和网络主机的博客,既在空间、域名和内容上相对独立的博客。独立博客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网站,而且不属于任何其他网站。相对于BSP下的博客,独立博客更自由、灵活,不受限制。

这里的定义更接近个人网站的概念,但我想,应当对其做进一步的区分。

首先,有些“博客”更像是教程网站或电商平台,在我看来,如果没有生活和观点的记录,就已经脱离了(独立)博客的范畴。在个人内容的前提下,我心中的独立博客:

  • 个人搭建,独立空间、域名:并非必要,公共平台也可以很好。
  • 基于独立思考的创作:有自己的观点,非流水账,非转发集锦。
  • 具备个人特色的写作:这一点并不容易,但我觉得找到自己的风格是很重要的。

下面说几个我比较认可的做法。

有选择地记录

与其纠结记录什么,不如先想想哪些内容不合适。比如:

  • 仅叙述事情的经过(流水账)。
  • 过于简单的介绍或教程。
  • 咀嚼前人观点的老生常谈。

一开始可能会为了写而写,但不要放弃自我的表达。

有意识地删减

自从发现自己有行文啰嗦的毛病之后,就立下了目标:言简意赅。

有时会翻看之前的博客,看看还有哪些可以删减的地方。当然,有时为了说清楚某件事,难免为此多添笔墨,因此也需要一定的取舍。

尝试不同的叙述视角

我认为在表述论点时第一人称是最佳选择,但是其他视角也有各自的适用场景。对于历史事件的描绘,第三人称是必要的;而第二人称可以给读者带来更真切的感受。

之所以提到这一点,是因为在写作时偶尔会对此感到困惑。有时候会突然想换一种视角,但又怕打乱原有的风格。大概只有多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吧。


如今的独立博客早已不是主流,但依然不断地有人出现并坚持在这条路上。自由独立地表达内心,我想这就是它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