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

奶奶走了。 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远在异国他乡的我迟迟不知道作何反应。也许是事发仓促,也许是相隔太远,也或许是从小没有经历过失去亲人的我,第一次面对,还没有办法意识到这真正意味着什么。 同样,我也无法想象现在的老爸是什么感觉。他是个大孝子,每年春节都会回老家过年。这次回去还跟我提到,奶奶现在身体大不如前,看着她一天天老去,心里不是滋味。初一那天给我拍了视频,里面还看到奶奶坐在椅子和别人聊天,第二天便出了事。老人是突然陷入昏迷,后面也没再醒来。我想那会不会就像做梦,希望梦里没有病痛,她只是轻轻地看着自己的儿女孙辈们,挥手告别,然后迎着光来的方向,去和爷爷团聚了。 说实话,我对奶奶的记忆不多。但出国之前,我专程去看了她,那一天的场景,不断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们一起吃了午饭,又看电视,说了很多很多话,还合了影。我很庆幸,也很感恩这半天的团聚,回忆起来都是开心的样子,我告诉她未来的打算,她高兴地听,又提醒我该早点成家。这一切是如此地历历在目,让我仍然觉得奶奶还在杭州等着我,而不是已经离开了。 再回想起那个下午,我和奶奶说,想出去走走,其实是顺便到附近的水果店转转,看看有没有不那么甜的水果可以买给她。天气有些热,但我跑了几家之后还是有不少收获。回去时还在楼下遇见了奶奶,她是担心我不识路下来找我的。后来我们一起吃了水果,那时我感到很满足,她也一定一定很开心吧。我想我会永远记得那个午后,杭州的初夏,街边的水果店,我们一起看的电视,以及奶奶的笑声。 亲爱的奶奶,一路走好。

02-16 · 1 min

读《近距离看美国》

《近距离看美国》是套系列丛书。前两年我早早地读完了前两本,第三本却拖延至今。然而落笔之际又发现还存在第四本,这感觉就像写完作业之后发现书包里还有张空白卷子,经历过的人一定能体会,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先缓缓了。所以我必须先写点什么,一吐为快。 书的主题明确,就是以外乡人的视角看待另一个国家的来龙去脉。作者笔名林达,实际上是一对作家夫妇。可以看出来,他们很好地融入了美国社会,也肯定经历了从质疑到理解再到成为的过程。而这几本书对我的最大意义,就是探索一个重要问题的答案:为什么来到北美? 作为中国人,世界总显得很遥远。虽然早就不再是天朝上国,我们仿佛很难摈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宇宙模型。同时,过于信赖直觉让结果大于一切的想法盛行,也导致了很多很多缺失的为什么。就像现在,无数人想 Run,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因为那里光明,此处黑暗,很少人会过多在乎原因。上清华还是北大?好好学习,别老想些没用的。 可是再次来到北美生活,我的感受已经大不相同。也许是有能力静下心来想更多,也或许是年龄让我自然地开始关注人生的重点。我想很明确的是,无论处境如何,搞清楚情况至关重要。说回丛书,前两本讲了很多美国的宪政,三权分立,总统选举,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法治的深入人心。第三本集中在奴隶制的废除,从建国到南北战争再到后来,无数的血泪史让人无法不关注种族问题带来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很多问题仍在继续,并且可能会永远存在。但不管怎么说,美国文化对人性的尊重确实让我印象深刻,无论真相多么惨烈,这些老外们依然会选择脚踏实地地面对。相比革命带来的打倒与翻身,这种做法莫名地让人感到安全,如同书中所说: 这并不是说,这里的人们不懂得正义必须得到伸张,更不是他们不关心正义伸张。而是他们理解,历史的前进、制度的完善、人性的醒悟都是渐进的。对一个在人道原则上建立起来的公众契约,对它所包含的制度、游戏规则和运作方式的尊重,是共同推进一个人道社会的基本保障。 还有,就是对待一个具体事件的处理,它的整个过程是向全体人民公开的,是在新闻监督之下的,很难有一手遮天的私藏猫腻。只有这样,人们才可能对一个尚不完美的制度仍然持有信心。假如人们发现,有一个足以超越制度的、凌驾在上的力量在暗中操纵的话,那么,这个社会的整个基础和信心就会在顷刻之间灰飞烟灭了。 这让我想起了童年。一个场景是小时候在家,父母一方面以大道理施加教育,比如好好学习、诚实守信等等,一方面又会在情况对(他们)自己不利的时候找补,比如大人的事小孩子莫管,或者干脆一通训斥了之。另一个场景则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大家年龄相仿,地位相当,没有谁给谁当家做主,也没有什么值得藏着掖着。现在想想,那可能是我的民主启蒙。 最后,如果你真的对移民(北美)感到好奇,那么《近距离看美国》值得一读。当然这里的移民指的是一种真正的身份认同,而这种认同少不了对一个新的国家以及这个国家不同种族群体的好奇与了解。有一天我可以坦然地面对洋鬼子、xx鬼子、xx棒子而又不那么自以为是的时候,自己心里应该也会轻松许多吧。 P.S. 2024是个闰年,估计也是个润年,希望在路上的人能够得偿所愿,平安喜乐。

01-28 · 1 min

序章

写下这个标题之后,不禁看了下博客的脚注,2020-2023,再翻翻写过的东西,也有小五十篇了。可这些并不影响我归档掉所有的旧文章,重新开始,因为今早的梦。 实际上我并未入梦,而是醒得很早,身体的困倦下大脑却自动运转开来,仿佛在催促我抓紧总结即将过去的漫长的一年。然而想到的满是遗憾与愤恨,与人的误会,做事的差错,像落叶般堆上心头。恍惚间一个念头袭来,自己好像缺乏爱好,每当别人问及于此,总给不出个答案,还觉得这是不沉迷于玩乐。现在看来,也许无言以对来自于对任何事的浅尝辄止吗?人面对过错总会先试图解释,于是我努力发掘了下自己的热情所在,却发现无力辩驳,即便是写东西这件事。回想近一两年,博客几近停滞,内容也差强人意。我不禁怀疑,这真的是我的爱好吗? 思索一番后(此时仍在困眠中),我得到了一个自己较为信服的答案,那就是我确实热爱写作,而博客事业不顺另有原因。自己之所以信服,是因为爱好一件事如同喜欢一个人,偶然开始并不说明什么,但反反复复,纠缠多年仍旧放不下,便是天意在引导。至于产量及质量不佳,真相则残酷许多。少年时作文偶有佳誉,又在日志、博客得到的追捧中迷失,多年来沾沾自喜,却不肯下苦功钻研,直至今日几于荒废。少时了了,大未必佳,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忘记在哪里看到过,人们总是痴迷于自己平庸的领域,而对真正的天赋所在不屑一顾。这说法让我十分恐慌。前者尚容易安慰,因为平庸毕竟是大多数人的归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不可谓是一种浪费;后者却更难原谅,由于无知错过可能灿烂的生命,造成的是难以忘怀的忧伤。 醒来之后,我深陷上述的疑虑中。也许是因为心里清楚,写作于我来说,既是热爱,也深信自己多少有些天赋。年关某种意义上是人生一小段旅程的终结,在这结束之际我瞥见到的是些碌碌无为的影子,这实在不太有趣。我心中极力抗拒,却又感到惊奇。每个人都局限于自我独特的命运,在这段上下文中,纵然管中窥豹,能看清自己一瞬也已是奇迹。感恩于此,我决心一定要做些什么。因此我清空以前所写,又开启这篇序章。 为了真正有所改变,我要多写几句实话。这并非说明以上全是谎言,而是我想改改矫揉造作的毛病,不想再为了装模作样堆砌空洞的文字。在我长年积灰的电子书中,有一本王小波全集,算是逢翻必读。我欣赏那样的写作方式。大胆、机智幽默、天马行空,更令我向往的是自由词句背后的真实。文采之下,我可以毫不费力地共鸣他的调皮捣蛋(对虚伪的厌恶),他的自鸣得意(确实才华横溢),他的丑脸的可爱(充满了欲望和善良)。他真的懂,真的恨,真的爱,所以他都写下来,血肉丰满。我在人群里远远望着,无比艳羡。转身看看,周围不乏如自己一样的空心人,脚不沾地,所幸骨血的根基还在,尚有复原的可能。读完三十而立,我落回地面,再读似水流年,又多了几分血气。精神输血通过阅读的针管流畅地运转,让我变得清醒。所以我记录下这一切,作为开给自己的药方。想要治愈这肤浅之症,须要深入到骨髓,一点一点地观察,一步一步地行动,打破虚妄。 想来想去,结尾还差喊几句口号。可是怎么写都觉得不如摘录几句人家得好。那是三十而立里面我第一次看到就做了笔记的: 以后我要真诚地做一切事情,我要像笛卡尔一样思辨,像堂吉诃德一样攻击风车。无论写诗还是做爱,都要以极大的真诚完成。眼前就是罗得岛,我就在这里跳跃—我这么做什么都不为,这就是存在本身。

12-30 · 1 min